根據人腦存有的大量潛意識功能,及其在發明創造中巨大突破作用,而有目的、有意識地用顯意識去沖擊、刺激和誘導潛意識,實現發明創造一舉成功的思維方法。
“調動潛意識法”是伴隨著我國思維科學的產生和發展,由我國的思維科學工作者首次提出來的。“調動潛意識方法”是一種誘發靈感思維的有效方法。由于創造離不開靈感思維,所以,調動潛意識方法也是有普遍的使用價值,如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技術革新,決策等活動中有著重要意義。一般在國外被誤認為是非理性因素起作用,實際上是人類思維過程中常見思維現象,顯意識和潛意識,正象已被開采的礦藏那樣,不能因為礦藏尚未開采出土,就說它不算礦藏,同樣的理由,不能因為潛意識以潛在的形式進行推論,加工信息,就把它排除人的正常意識之外,或誤認為是非理性因素,許多學者都認為,人們的發明創造的奧妙就在于概念和想象深加工過程,常常不在顯意識而在潛意識,都經過潛在智能的功能而實現新的組合的。在運用“調動潛意識法”的時候要注意:
1.目標性很強,就是在選定目標的前提下,靠顯意識收集,篩選信息,論證目標實現的可能性。
2.信息密度要大,就是對于相關信息要從縱橫兩個方面交叉組合,特別要十分注意信息網絡交叉點,這種信息密度越大,顯態功能和潛態功能交流信息量也就越大,致使潛功能效率也就越高。
3.這種方法的一個核心因素就在于科學地運用聯想,對于聯想,亞里士多德曾把人的聯想分為接近聯想,相反聯想和類似聯想,現代蘇聯創造學專家立斯和丹欽科提出:“任何一個概念的直接聯想產生的數目平均在10個左右,兩個聯想步驟就可產生出從102個概念中選擇的可能,三個步驟則為103個選擇,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無關的概念之間建立創造性聯想,一般經過4-5個聯想步驟”,如果聯想結果按照 101、102、103……10n規律發展,就自然為人們在更大尺度上理解潛意識、開發人腦潛在智能提供了一種更為有利的方法。
4.善于運用偶然因素的啟迪,因為調動潛在功能機遇是很重要的。按潛意識新理論要求,要實現發明創造,要實現突破,選擇誘因是十分關鍵的,而這種“誘因”又往往出現在偶然性之中。
“調動潛意識法”的實質在于開拓人腦潛在智能,可以說,開發人的智能基本方式,一叫“革新”,二叫“開拓”。“革新”,包括改革觀念,打破思維定勢,容納現代科學方法藝術等等,“開拓”包括運用潛意識,發揮潛思維功能,開發人腦的潛在智能等,而藝術恰恰在于將“革新”和“開拓”巧妙融合起來。
上一篇:說理教育
下一篇:貝利嬰兒發展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