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出嘉峪關感賦
清組詩名。七律。林則徐作。見《云左山房詩鈔》卷七。道光二十二年(1842),作者被褫兩廣總督職,充軍新疆伊犁,于十月十一日出嘉峪關時所作。嘉峪關,在今甘肅省酒泉縣西的嘉峪山西麓,為長城起點。關隘依山而筑,憑險扼守,形勢極為險要。明清以來,一直是西北交通要道及防守要塞。此組詩共四首,原列第一首詩最著名,詩云:“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一作“厭”)隴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人望迷。誰道崤函千古險,回頭只見一丸泥?!痹娭袠O其凝煉地描寫出嘉峪關內外的奇異景觀,蘊蓄著涵山容海的磅礴氣勢,同時也刻畫出胸中丘壑不平,只身匹馬西行遠征的自我形象。全詩意境雄渾壯闊,畫面高低錯落,構成一幅蒼涼背景下的“雄關瀚海征人圖”。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八代詩選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律·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