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檢盡歷頭冬又殘。愛他風雪忍他寒。拖條竹杖家家酒,上個籃輿處處山。添老大,轉癡頑。謝天教我老來閑。道人還了鴛鴦債,紙帳梅花醉夢間。
【編年】
鄧子勉校注《樵歌》謂此詞作于紹興十五年(1145)十二月,時在會稽,提點兩浙東路刑獄公事。
【匯評】
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三十三《聞朱希真請老二首》(其二):久厭朱袍裹玉仙,幅巾杖藜老山間。從今魚鳥緣應熟,只恐鴛鴦債未還。(原注:朱作長短句,有“道人還了,鴛鴦債未還”之句)
張端義《貴耳集》卷中:詩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覺有清意,自何遜之后,用梅花不知幾人矣。林和靖八首梅詩,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可謂絕唱。有作聽角詞“五更角里梅花調,吹落梢頭那個花”,又有云:“小窗細嚼梅花蕊,吐出新詩字字香?!倍判∩皆疲骸按扒耙粯訉こT拢胖坊ū悴煌薄ⅰ熬G窗昨夜東風少,開遍梅梢第一枝”、“半夜梅花入夢香”、“玉人和月嗅梅花”、“紙帳梅花醉夢間”、“夜寒無可伴,移火近梅花”、“惆悵后庭風味別,自鋤明月種梅花”。
吳從先《草堂詩余雋》:上醉來有扶杖登山之雅興,下閑里有紙帳梅花之天真。
又:家家酒、處處山,醉夢間□。
又:幾許家山游未遍,老來世味醉夢間,信口說來,頭頭是道,悟后語也。
楊慎批《草堂詩余》:懼其愛,不得不耐。
又:鴛鴦債不須還。
李廷機《草堂詩余評林》:此詞不布景,只說心中見,有隱逸高情。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奇趣豪情。
又:《傳》:向乘籃輿,亦足自適。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奇趣豪情,讀來欲舞。
賀裳《皺水軒詞筌》:朱希真《鷓鴣天》云:“道人還了鴛鴦債,紙帳梅花醉夢間。”咸謂朱素心之士。
黃蘇《蓼園詞選》:看“拖條竹杖”二語,似隨處行樂之意,細玩首二句“冬殘”、“耐寒”,居然是生當晚之憂,所云行樂亦出于無聊耳,下一闋所云癡頑者,此也。觀末二句只完自己身世,即與梅花同夢矣,非好逸也,自有難于言者在,正妙在含蓄。
上一篇:朱敦儒《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朱敦儒《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