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銖《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罷政東歸,十八日晚抵西興
晚渡呼舟疾,寒日正蒼茫。西興浦口云樹,真個是吾鄉。聞□蝸廬好在,小圃猶存松菊,三徑未全荒。收拾桑榆景,蓑笠換金章。珥金貂,擁珠履,在巖廊。回頭萬事何有,一枕夢黃糧。十載人間憂患,贏得蕭蕭華髪,清鏡照星霜。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
【編年】
李光于紹興八年(1138)十一月拜參知政事(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一八八,《宋史》卷二十九《高宗紀》六則謂拜參政為十二月己未),紹興九年即因與秦檜不合,罷知紹興府。《宋史》卷二十九《高宗紀》六,謂李光罷政在十二月甲子,按紹興九年十二月朔日為戊申,則甲子為十七日,與詞序中“十八日晚抵西興”語正相合,故此詞必作于紹興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西興,即西興渡,在今浙江蕭山西北,地當錢塘江渡口,隔岸與杭州相對,又為浙東運河起點,水陸交通便利,為商旅輻輳之地。李光自臨安往浙東,必經此渡。
上一篇:周銖《漁家傲》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朱敦儒《雨中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