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紆《曾紆》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曾紆(1073—1135),字公袞,晚號空青先生,南豐(今屬江西)人。曾布第四子。初以蔭為承務郎。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布為二后山園陵使,辟為從事。崇寧二年(1103),入元祐黨籍,編管永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八六之七)。會赦,調(diào)監(jiān)南京、河南稅,改簽書寧國軍節(jié)度判官。歷通判鎮(zhèn)江府,知楚州、秀州,提舉京畿常平,江南東路轉運副使。高宗建炎四年(1130),再任江南東路轉運副使,移兩浙路。紹興二年(1132),知撫州。三年,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四年,改福建路提點刑獄。五年,除知信州,未之官卒,年六十三。
【傳記資料】
汪藻《浮溪集》卷二十八《右中大夫直寶文閣知衢州曾公墓志銘》
《南宋書》卷六十三
陸心源《宋史翼》卷二十六
王明清《揮麈錄》:曾文肅十子,最鐘愛外祖空青公,有壽詞云:“江南客,家有寧馨兒。三世文章稱大手,一門兄弟獨良眉。籍甚眾多推。千里足,來自渥洼池。莫倚善題鸚鵡賦,青山須待健時歸。不似傲當時。”其后外祖果以詞翰名世,可謂父子為知己也。
【著述】
曾氏著述有《空青遺文》十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空青遺文》十卷:“直寶文閣南豐曾紆公袞撰。紆,布之子,有異材。建中靖國初,布在相位,奉詔為《景靈西宮碑》,紆之筆也。建炎、紹興之際,將漕江浙,入為司農(nóng)少卿,知信、衢以卒。汪彥章志其墓,孫仲益序其文。王铚性之,其婿也。”又有《南游記舊》一卷(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均已佚。《全宋詞》自《梅苑》、《樂府雅詞》輯詞九首。
孫覿《鴻慶居士集》卷三十一《曾空青文集序》
馬廷鸞《碧梧玩芳集》卷十二《曾空青文集序》
【總評】
王明清《揮麈三錄》卷二:徽宗靖康初南幸,次京口,駐蹕郡治。外祖曾空青,以江南轉運使來攝府事應辦,忽宣至行宮,上引至深邃之所,問勞勤渥。命喬貴妃者出焉,上回顧語喬曰:“汝在京師,每問曾三,此即是也。特令汝一識耳。”蓋外祖少年日,喜作長短句,多流入中禁故爾。取七寶杯令喬手擎滿酌,并以杯賜之,外祖拜貺而出。明清少依外氏,寶杯猶及見之,今不知流落何所。
上一篇:曾慥《臨江仙》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曾紆《洞仙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