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俠《趙師俠》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字介之,號坦庵,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七世孫。南渡后家新淦(今江西新干)。孝宗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有《坦庵長短句》,一名《坦庵詞》。
【傳記資料】
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趙師俠傳》
《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六《趙師俠傳》
【著述】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九:“《西銘集解》一卷,張載作《訂頑》、《貶遇》二銘,后更曰東、西銘,其《西銘》即《訂頑》也。大抵發明理一殊之旨。有趙師俠者,集呂大臨、胡安國、張九成、朱熹四家之說為一編,刻之興化軍?!蓖瑫矶唬骸啊短光珠L短句》一卷,趙師俠介之撰?!?/p>
尹覺《題坦庵詞》(《宋六十名家詞》):詞,古詩之流也,吟詠情性,莫工于詞,臨淄、六一,當代文伯,其樂府猶有憐景泥情之漏,豈情之階鐘,不能自己于言耶?坦庵先生,金閨之彥,性天夷曠,吐而為文,如泉出不擇地。連收兩科,如俯拾芥,詞章乃其余事。人見其模寫風景、體狀物態,俱極精巧,初不知得之之易,以至得趣忘憂,樂天知命,茲又情性之自然也。因為編次,俾鋟諸木,觀者當自識其胸次云。門人尹覺先之敘。
毛晉《坦庵詞跋》(《宋六十名家詞》)介之,卞人,一名師俠。生于金閨,捷于科第,故其詞亦多富貴氣?;虿∑淠茏鳒\淡語,不能作綺艷語,余正謂誅家頌酒賡色,已極濫觴,存一淡妝以愧濃抹,亦初集中放翁一流也。湖南毛晉識。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八《坦庵詞提要》:宋趙師使(俠)撰。師使(俠)字介之,燕王德昭七世孫。集中有和葉夢得、徐俯二詞,蓋南宋初人也。案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載《坦庵長短句》一卷,稱趙師俠撰。陳景沂《全芳備租》載《梅花》五言一絕,亦稱師俠。與此本互異,未詳孰是。蓋二字點畫相近,猶田肯、田宵史傳亦姑兩存耳。毛晉刊本謂師使一名師俠,則似其人亦有兩名,非事實也。是集前有其門人尹覺序,據云坦庵為文,如泉出不擇地,詞章乃其余事。其模寫體狀,雖極精巧,皆本情性之自然。今觀其集,蕭疏淡遠,不肯為剪紅刻翠之文,洵詞中之高格。但微傷率易,是其所偏。師使(俠)嘗舉進士,其宦游所及,系以甲子,見于各詞注中者,尚可指數。大約始于丁亥,而終于丁巳,其地為益陽、豫章、柳州、宜春、信豐、瀟湘、衡陽、蒲中、長沙,其資階則不可詳考也。
【總評】
沈雄《古今詞話·詞話》卷上:岳倦翁云:“趙師俠,燕王德昭七世孫,舉進士,有《坦庵樂府》。其為文如泉出不擇地,詞之摹寫風景,體狀物情,俱極精巧,初不知其得之之易。”黃玉林云:“趙善扛,字文鼎,自稱解林居士,詞甚富,蓋德莊之流也。”汲古閣載南豐宗室趙長卿,一稱仙源居士,《惜香樂府》多至十卷。《詞綜》載余于王孫趙汝愚,字子直,舉進士,累官右丞相,盛以詞章鳴世。此四宗室之工于詞者也。
葉申鄉《本事詞》卷下:趙師俠坦庵,為南宗之雋,工詞章,亦多贈妓之作。
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卷十(《詞綜·凡例》)又云:趙師俠《坦庵長短句》一卷,而所選亦止《謁金門》一闋。暇日偶讀《坦庵詞》,見其《浣溪沙》云:“雪絮飄池點綠漪。舞風游漾燕交飛。陰陰庭院日遲遲。一縷水沉香散后,半甌新茗味回時。蕭閑萬事總忘機?!彼^清絕滔滔者。而《謁金門》闋反不見于集中,知名詞之散佚多矣。《坦庵詞》凡八十余,有《訴衷情》三首,題曰“莆中酌獻白湖靈惠妃,則今祀典之天后也”。然其詞云:“專掌握、雨陽權。”則湄州在宋代祈晴禱雨,不獨恩在海舶矣。坦庵在莆陽詠桃花有《滿江紅》,題《壺山閣有柳梢青》。而鹿鳴宴填《漢宮春》云,莆中舊傳盛事,六亞三魁。此尤足資文獻之談助也。坦庵,汴人。
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三:“柳永女冠子”:屯田《女冠子》一百十四字體:“樓臺悄似玉。向紅爐暖閣,院宇深沈,廣排筵會,聽笙歌猶未徹,漸覺寒輕,透簾穿戶。”紅友云:凡三十二字方葉韻?;蛑^“玉”字讀若“?!?,以入作葉,未確?!坝睢弊炙祈?,然上下讀不去,為傳訛無疑。按“玉”字韻以入作葉,如惜香以吉葉髻戲,坦庵以極葉氣瑞,北宋有此例。
馮煦《蒿庵論詞》:坦庵、介庵、惜香,皆宋氏宗室,所作并亦清雅可誦。……其實介庵所造,比諸坦庵、惜香似尚未逮。毛氏既許坦庵為放翁一流,又謂其多富貴氣,不亦自相矛盾耶。
胡薇元《歲寒居詞話》:趙師俠《坦庵詞》,按陳振孫《書錄解題》,《坦庵長短句》,名師俠,疑使乃俠之誤。其門人尹覺序云:坦庵文如泉出不擇地,詞章乃其余事。其模寫體雖極精巧,皆本性情之自然。今觀其集,蕭疏澹遠,洵為高格。誠如所云,其失也易。嘗舉進士,令益陽、豫章、柳州、宜春、瀟湘、衡陽、蒲中、長沙,始丁亥,終丁巳,蓋三十年作,可按地而索也。
上一篇:趙善括《朝中措·惜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趙師俠《水調歌頭·春野亭送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