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編年】
《鄧箋》:隆興元年(1163),稼軒時寓京口。
【匯評】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二:“燕夢”奇。無跡有象,無象有思,精于觀化者。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卷一:“卻笑”至“變朱顏”等句妙。
周濟《宋四家詞選》:“春幡”九字,情景已極不堪。燕子猶記年時好夢,黃柑青韭,極寫燕安鴆毒。換頭又提動黨禍,結用雁與燕激射,卻捎帶五國城舊恨。辛詞之怨,未有甚于此者。
譚獻《譚評詞辨》卷二:以古文長篇法行之。
張德瀛《詞徵》卷五:稼軒寄吳子似詞云:“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間。”用韓退之詩“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又《漢宮春》詞“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案李昌谷《瑤華樂》,“薰梅染柳將贈君”,本指仙藥,蓋與辛詞異詁。
梁啟勛《詞學》下編:詞題曰“立春”,無甚本事,然可謂極回蕩之致。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鋪敘“立春”而已。轉頭處向東風調笑,已屬妙語。更云人盼春來,我愁春至,因其暗換韶光,老卻多少朱顏翠鬢,語尤雋妙。然則歲歲之花開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悵耳。
上一篇:辛棄疾《踏莎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歸朝歡》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