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思遠人》唐宋詞匯評賞析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匯評】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六:筆則一時無色,字則三歲不滅。
陳廷焯《閑情集》卷一:就“淚”、“墨”二字,渲染成詞,何等姿態。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調與題合。起韻謂對景懷人。次韻謂書不得寄,懷念愈切。換頭承上,申言無處寄書而彈淚,雖彈淚而仍作書,用意極厚。滴淚研墨,真癡人癡事。末二句,不說己之悲哀,而言紅箋都為無色,亦慧心妙語也。
陳匪石《宋詞舉》:首句寫景以起興。因感“秋意”,遂“念行客”,此屬于閨體,乃代閨中人立言者?!帮w云”縹緲無憑,況已“過盡”,而云邊歸雁又杳無音信,是雖寄書而不知其處矣。然書雖無從寄,而又不肯不寫,故后遍說寫書時情事。因無處寄書,于是彈淚?!皽I彈不盡”,而臨窗滴下,有硯承之,乃“就硯”“研墨”,仍以寫書,即墨即淚,幽閨動作,幽閨心事,極旖旎,極凄斷,看其只從“和淚濡墨”四字化出,而深婉如許,已令人叫絕矣。下文再進一層說,“漸”字極宛轉,卻激切。“寫到別來,此情深處”,墨中紙上,情與淚粘合為一,不辨何者為淚,何者為情,故不謂箋色之紅因淚而淡,卻謂紅箋之色因情深而無,語似無理,而實則有此想法,體會入微,神妙達秋毫顛矣。至此詞純用直筆樸語,不事藻飾,在小山為另一機杼。實則《花間》亦有質樸一派,特易涉淺露,小山則出以蘊藉,故終不墮惡趣也。欲入此法門,當求諸《古詩十九首》。
上一篇:《賀鑄·思越人》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趙令畤·思遠人》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