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孩子是一個自然的人,然后經過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同時也接受一些社會影響,一步一步地最后能夠獨立地勝任社會生活,從一個自然的實體轉變為一個社會實體。兒 童適應社會的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兒童社會化的過程,是在與社會相互作用過程中,適應并吸收社會文化,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它包含兩個任務:第一,讓兒童知道社會或者群體對他有哪些期望,規定了哪些行為規范;第二,是使個體逐步具備這些期望的條件,自覺地以社會或群體的行為規范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化的過程要持續人的一生,兒童期所完成的是初步的社會化過程,也包含兩個類型,第一,基本社會化,指學齡前期的社會化,主要讓兒童學習生活知識,培養語言和其它認知能力。掌握初步的行為規范,建立情感聯系,發展道德性及價值判斷的標準。第二,預期社會化,兒童進入學校學習,學校根據個體發展的特點和社會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樹立生活目標和價值觀念,進一步讓孩子掌握行為規范。兒童一般都能主動地去適應社會環境,只有少部分兒童由于發展障礙不能主動適應社會,所以一般正常發育的兒童都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
上一篇:兒童的生日與父母的禮物
下一篇:兒童的自卑懦弱及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