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詩詞·明末清初江西詩詞·明代江西詩社
明代文人結社盛行,據何宗美《文人結社與明代文學演進》一書,明代一朝文人結有多達680個社團。但是,這些社團絕大多數都是文社,因明代科舉不考詩歌,明代的詩社反而出現了衰退的趨勢。這種結社的總體情況也影響到了江西的文人結社,活動于明代的江西文人社團也是以文社居多,據艾南英《天傭子集》及陳際泰《太乙山房集》兩書統(tǒng)計,江西的文社即有11個之多,諸如豫章大社、豫章九子社、新城大社、偶社、合社、芳社、平遠堂社、瀛社等等。江西在明代一朝詩社也不多,據何宗美《文人結社與明代文學演進》一書,明代的江西詩社不過才十來個。活動于明代初期的詩社有莊溪十老會、黎擴真率會、陳文義十老會;活動于明代中期的詩社有金精吟社、鄧植真率會;活動于明代晚期的詩社有東山社、彭銘詩社、南州詩社、龍光社、朱統(tǒng)銍詩社。這些詩社基本活動于今江西吉安、撫州及南昌地區(qū),只有金精吟社活動于今江西寧都,參徐階《世經堂集》卷十一《金精吟社集序》:“寧都金精山,舊有集作于邑人曾蒼山、黎月潭,而訂正于董文僖、胡諫議,凡談金精之勝者宗之。其后三十年,諸公相繼淪沒,詩亦散亡,考文征獻之士往往致惜,然未有為之繼者,繼之自今謝懶夫輩始。懶夫輩之言曰:‘吾屬幸而生治平之朝,無饑饉流亡之苦,又幸而能文辭,而又幸而密邇。夫金精之勝,不有賦詠,則何以振昔人之遐軌,倡后學而教之文也。’于是結為吟社,月必有會,會必有作,其詩遂傳,人亦借以償舊集散亡之感,諸君子于茲,良可謂苦心矣……”[1]
注釋
[1]徐階:《世經堂集》卷十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冊。
上一篇:清代近代江西詩詞
下一篇:清代近代江西詩詞·近代江西詩詞·龍榆生詞及《詞學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