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三)類名言賞析
《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抒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他郁,飲酒不可過多,人家自造米面團餅,多傷脾胃,最難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饑腹多食,以快一的之口,致生不測。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綿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句意 春天天氣暖和, 應當在園林亭臺樓閣寬敞之處遠眺, 以此抒暢胸中郁氣, 不可以只坐不動而產生其他郁悶之氣。飲酒不要過多 人們家里自作的米面圓餅, 多傷脾胃, 最難消化, 老人切不可餓的時候多吃, 以得一時的口腹之樂, 卻招致不測。天氣寒暖不定, 不能一下子去掉棉衣, 老人精氣虛弱, 骨骼疏散, 身體怯弱, 風冷容易傷到肌膚內里, 應隨時準備單衣, 天暖時換上, 一層再減一層, 不能驟然都脫掉。
《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抒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他郁,飲酒不可過多,人家自造米面團餅,多傷脾胃,最難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饑腹多食,以快一的之口,致生不測。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綿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出自:元·邱處機《攝生消息論·春季攝生消息》
上一篇:《春陽初升,萬物發萌,正二月間,乍寒乍熱,高平之人,多有宿疾,春氣所攻,則精神昏倦,宿病發動,又兼去冬以來,擁護熏衣,啖靈炊煿成積,至春因而發泄,致體熱頭昏,壅隔涎嗽,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皆冬所蓄之疾,常當體候,若稍覺發動,不可便行疏利之藥,恐傷臟腑,別生余疾,惟用消風和氣,涼膈化疾之劑,或選食治方中性稍涼,利飲食,調停以治,自然通暢.若無疾狀,不可吃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密洋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陰氣,食此凝滯之物,多結癥塊.若患冷氣痰火之人,切宜忌之,老人尤當慎護,平居檐下過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納涼,此等所在雖涼,賊風中人最暴,惟宜虛堂凈室,水亭木陰,潔凈空敞之處,自然清涼,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