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按下葫蘆起來瓢》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按下葫蘆起來瓢
拼音:àn xia hú lu qǐ lai piáo
這里把葫蘆按到水里,那里瓢又浮起來。比喻解決了一個矛盾,又出來一個矛盾。例如
剛才說了宅子里有死尸,要攤人命官司,這轉眼就來了。光小寡婦的事就夠戧了,這又憑空添了一位。按下葫蘆起來瓢。(畢士臣《孫二娘外傳》27頁)
咱們這場仗是打敗了,先贏后敗的。雖說是這樣,俺朱紅燈是抓得起來,撂不下去的人,俺不承認就永遠敗了。按下葫蘆起來瓢,山東是塊韭菜地,割了一茬起一茬。(《庚子風云》2部5章)
或作[按倒葫蘆瓢又起來]。例如
話還沒有說完,人們就亂嚷開了。這兒也是:“報告主席,我對他有個意見!”那兒也是:“報告主席,我也有個意見……”真是:按倒葫蘆瓢又起來了;都說牛大水不接受批評,不誠懇。 (《新兒女英雄傳》2回)
或作[按倒葫蘆浮起了瓢]。例如
我怕按倒葫蘆浮起了瓢,跟白鷺子只談了個開頭,便拴扣子收尾,趕奔小戲子家,聽她如怨如怒,如泣如訴。(《野婚》44)
或作[摁倒葫蘆瓢起來]。
上一篇:歇后語《拿屎盆子往腦袋上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放著河水不洗船》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