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吃不著羊肉反惹一身膻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吃不著羊肉反惹一身膻氣
拼音:chī bu zháo yáng ròu fǎn rě yī shēn shān qi
膻shan,羊肉腥味兒。比喻沒得著好處,反倒惹來很多麻煩。例如
花轱轆老頭倒吸了一口冷氣,說:“吉利,京油子可沾不得呀,你別吃不著羊肉反惹一身膻氣。”(劉紹棠《魚菱風景》4)
或作[吃不到羊肉惹一身臊]。例如
他也希望消滅掉東進縱隊,好除去一個對手。但又擔心萬一不能得手,吃不到羊肉惹一身臊,反而惡化了同東進縱隊的關系,直接損害到眼前的切身利益。(《冀魯春秋》2部14章2)
或作[吃不著爛羊頭,惹得一身膻味]。例如
眼見國民選舉會快成立,就是各省將軍,也有些聯名請愿的公電,咱們若再遲遲不動,被他們那些老資格的大人先生、有勢力的將軍大帥擁了上來,咱們恐怕吃不著爛羊頭,還要惹得一身膻味,那就不值得了。(《新華春夢記》14回)
或作[不吃羊肉空惹一身騷]、[沒吃羊肉反惹一身膻氣]、[羊肉饅頭沒的吃,空教惹了一身騷]、[羊肉沒吃著,倒惹一身騷]、[羊肉未到口,先惹一身膻]、[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上一篇:歇后語《叫化子烤火,各扒各的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吃人不吐骨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