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雞一嘴,鴨一嘴》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雞一嘴,鴨一嘴
拼音:jī yī zuǐ , yā yī zuǐ
形容人多嘴雜,亂發議論。例如
高秀才:“要有點干、鮮果品,氣派不更大點嗎?”田富貴:“要依著我呀,就供豬頭三牲!”丁雙喜:“大師兄說供涼水,就供涼水!雞一嘴,鴨一嘴的,事情就不好辦了!”(老舍《神拳》2幕)
大家雞一嘴、鴨一嘴地議論著,李麥聽著大家的口氣,知道大家的心事都在那個“搶”字上,可是誰也不敢說出口。(《黃河東流去》13章4)
或作[雞一嘴,鴨一舌]。例如
雞一嘴、鴨一舌的,跟在眾人里瞎嚷的不算數,咱要瞄的是你們各自的真心。凡是真心想學藝的,舉手! (《庚子風云》2部11章)
或作[雞一嘴,鵝一嘴]。例如
螃蟹臉此時完全信賴了楊曉冬,羨慕他能參加盛會,為了顯示個人,不斷雞一嘴,鵝一嘴的胡亂插話。楊曉冬這時倒很喜愛螃蟹臉,竭力慫恿他多說話,一來不使冷場,二來從他談話中探聽情況,利用矛盾。(《野火春風斗古城》4章2)
上一篇:歇后語《鬼迷了心竅》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雞也飛了,蛋也打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