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隔山買牛,不知公母》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隔山買牛,不知公母
拼音:gé shān mǎi niú , bù zhī gōng mǔ
比喻做不摸底細的交易。2.比喻不了解對方的實際情況。例如
“那還錯得了,樣子您已經過眼,都是那個成色,別說咱是熟客,就是頭次共事,生意人也還有生意人的良心哩!”“是啊!我們采購人員,也有采購人員的規矩呀!都要親自檢驗,不能隔山買牛,不知公母?!?張志民《在逢春旅館》4)
或作[隔山買老牛]。例如
“先不忙相親。”黃蓮說:“您明天還得找一趟宋桂花,拐彎抹角再盤查一遍;我怕那小子來路不明,根底不正?!薄案羯劫I老牛,是得多長幾個心眼兒?!?劉紹棠《芳年》)
買稿子這玩意不能象買黃瓜,反過來調過去看,再掐一口嘗嘗,您把內容看在肚子里,放下不買了,回頭照這意思又編出一本來我怎么辦?隔山買老牛,全憑的是信用。(鄧友梅《那五》6)
上一篇:歇后語《閻王爺不在家,小鬼造了反》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