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袖筒里吞棒槌,直來直去》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袖筒里吞棒槌,直來直去
拼音:xiù tǒng li tùn bàng chui , zhí lái zhí qù
吞,當寫作褪,藏在袖子里。指說話、做事不繞彎子,直截了當。例如
袁純儒忙著在鍋里炒了一簸箕大花生,端到院里一叢非洲菊旁的小桌上,一邊喝著梨片茶水, 一邊嘮起閑喀來。“天荊,你是我的老參謀,我就來個袖筒里吞棒槌,直來直去地跟你說實話吧。”(柳溪《九月的風》6)
或作[袖筒里吞棒棰,直出直入]。例如
正主席王老濟是個爽性人,忽然用銅煙鍋使勁往小炕桌上一敲,大聲嚷道,“哈!俺可是袖筒里吞棒槌,直出直入,有么說么。”(秦兆陽《老頭劉滿囤》)
或作[袖筒里入棒槌,直出直入]。例如
張金龍說:“何團長,我這個人你知道,說話向來是‘袖筒里入棒槌——直出直入’!” (《新兒女英雄傳》4回)
上一篇:歇后語《蝎子巴巴,毒一份》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說曹操,曹操就到》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