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武大郎賣豆腐,人悚貨軟》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武大郎賣豆腐,人悚貨軟
拼音:wǔ dà láng mài dòu fu , rén sóng huò ruǎn
悚,當寫慫(song)。指人沒有真本事或者軟弱無能。例如
他雖是這樣慨嘆,但看那賣藝人的技藝低劣,卻又增強了他想在這天橋一帶畫鍋賣藝的信心。他心下暗自得意地想著: “他們那兩手兒,算不得什么!倒不如說是武大郎賣豆腐——人悚貨軟!”(《大盜燕子李三傳奇》7)
或作[武大郎賣豆腐,人松貨軟]。例如
他“嘩”的一聲,將檢查書一撕兩半,然后又撕成碎屑,狠勁摔在了地上,說:“我不干了……他媽的,五十多歲了,沒能力,武大郎賣豆腐,人松貨也軟,告老還鄉!”(《浮云》40—41頁)
李二本是尿泥,欺軟怕硬,只不過仗著知道一些海底,靠得是嘴皮子利落,若到了節骨眼上動真格的,那可“武大郎賣豆腐——人松貨軟”。(張孟良《袁文會與劉廣海》)
上一篇:歇后語《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歪嘴吹喇叭,一團邪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