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上梁不正下梁歪
拼音: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梁,指木結構屋架中順著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長木。蓋房時上梁沒放端正,下梁自然而然的歪斜。比喻上級或長輩行為不端,下級或晚輩必然搞邪門歪道。例如
就算另替那奴才娶一個,著你要了他這老婆,往后儻忽你兩個坐在一答里,那奴才或走來跟前回話,或做甚么,見了有個不氣的?老婆見了他,站起來是,不站起來是?先不先,只這個就不雅相。傳出去,休說六鄰親戚笑話,只家中大小,把你也不著在意思。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既要干這營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結果了,你就摟著他老婆也放心。”(《金瓶梅》26回)
或作[上梁不整下梁差]。例如
瞿耐庵不等他說完,便氣吁吁的罵道:“統天底下,你做大老婆的就沒有好東西!常言說得好:‘上梁不整下梁差。’你倘若是個好的,小老婆敢同你打架么?這要怪你自己不好。”(《官場現形記》40回)
上一篇:歇后語《上不了臺盤》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不吃饅頭也要蒸口氣》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