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拼音:jià jī suí jī , jià gǒu suí gǒu
按封建禮教,舊時女子不管嫁個什么樣的男人都得認命。比喻順從命運的安排。例如
“我樂意走”,大鳳陰沉沉地說。“我在這兒什么也不是,沒人疼我。讓我去碰碰運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這樣,又有什么辦法?”(《鼓書藝人》16)
本來,俺說過愿意當你的向導,眼下,俺……俺……不配了,俺已經雙身子了。那小玩藝在肚子里一動彈,好象勒住了俺的野性。俺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木頭人也得隨著他了!這是俺的命! (從維熙《風淚眼》5)
或作[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著猴子繞山走]。例如
可喜的是,宗相嫂并非那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著猴子繞山走的角色。她有女子的溫柔,卻又不乏男子漢的堅毅。丈夫去世以后,她便把三歲的兒子托給娘家撫養,自己一半時間種責任田,一半時間仍進這深山野林里來種香菇,硬是把丈夫辦起的香菇場接辦下來了。(陳肖人《黑蕉林皇后》)
或作[嫁雞逐雞]。例如
[唱] [耍孩兒]從來不出閨門里,羞答答怎便將男兒細窺?則我這三從四德幼閑習,嫁雞須逐他雞。(無名氏《隔江斗智》2折)
或作[嫁犬逐犬,嫁雞逐雞]。例如
[凈]也罷,明日送去,只是令愛已嫁我不是在外光景了。嫁犬逐犬,嫁雞逐雞,色不迷人,人之自迷。(袁于會《西樓記》15出)
或作[嫁雞隨雞飛]。例如
爹爹呀,孟光也曾把梁鴻配。從來嫁雞隨雞飛,隨雞飛,他既去了我該隨。(蒲松齡《翻魘殃》)
或作[嫁雞逐雞飛]。例如
爹爹,那些個夫唱婦隨,嫁雞逐雞飛。(高明《琵琶記》31出)
上一篇:歇后語《頭上長瘡,腳底下流膿,壞透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