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作者: 徐楓
【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原文作者】:劉禹錫
【鑒賞】:
秋天的夜里,山柔柔,水柔柔,月也柔柔。詩人在洞庭湖邊漫步,寫下了這首《望洞庭》。“洞庭”,指洞庭湖,在湖南省的北部,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第一句的意思是說:洞庭湖的秋夜,水氣和月光交融在一起,諧和輝映,柔媚極了。“兩相和”,指湖光和月色相和諧。這一句,把秋夜溶溶的月兒下,那水波與月光共融和的寧靜、空靈、神秘、恬美的氣氛,寫足了。
第二句說:風靜浪息,湖面迷迷蒙蒙,就象未曾磨過的銅鏡一樣。用尚未磨過的鏡子來比喻沒有風的湖面,在月光下朦朦朧朧的樣子,十分貼切傳神。那廣闊浩翰、一眼都望不到邊的洞庭湖,在詩人眼里,成了一面可玩賞的小小鏡子,詩人俯視山河的氣魄和詩心,好大好廣!三、四兩句,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將洞庭山水比作了一件精致的工藝品。“洞庭山”,指君山,在洞庭湖中。秋夜澄明,皎潔的月亮灑向柔波蕩漾的洞庭水,呈現一片銀白的光澤,整個洞庭湖就象白色銀盤兒一樣。湖中君山,青翠纖巧,娟秀可愛,看去就象在銀盤里的一枚小小的青螺。色彩對比,清新悅目,銀盤盛青螺,自然新巧。后面這兩句詩很有名,它抓住洞庭湖的特點,通過獨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形象的畫面,別開生面地寫出了洞庭夜景的淡雅靜麗,令人陶醉。
上一篇:《望月懷遠》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