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作者: 江楓
【原文】: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原文作者】:韓翃
【鑒賞】: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天。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的賢者介子推。在節日前后三天,家家禁火,只吃現成的冷食,人們結伴出外游春。詩人韓翃這天也沿著長安街漫步,因被美麗的春天陶醉,一直游玩到夜幕下垂,宮中點起燈火。上面這首詩,就是描寫唐朝京城長安寒食節的風光。
前二句,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象。說春天的京城無處不飛舞著紛紛揚揚的柳絮楊花,在這禁火的寒食節里,東風吹得皇宮里的柳枝東飄西斜,歪歪扭扭的。御柳,指皇家宮苑中的楊柳。
后二句寫京城節日夜景。這天夜晚,全城禁火,可是,天色才晚,皇宮里卻忽然傳送出光閃閃、顫微微的蠟燭光焰,那裊裊淡淡的輕煙,一縷縷地散入皇帝寵臣們的大宅里。相傳唐朝皇帝到清明這天,要派人用榆柳點火,賞給親近的臣下,以表示皇帝恩典。可是能享受到皇帝賜火待遇的,只是少數最得寵的大臣。韓翃這首詩看起來只是描畫了一幅中官走馬傳燭圖,實際上含有諷刺意味。“五侯”這個典故用得很巧妙,表面上指一般封侯拜爵的大官,實是暗用東漢桓帝時單超等五個宦官封侯的典故,批評當時唐德宗也像東漢末年那樣,開始重用宦官了。讓這幫小人掌握朝政大權,國家就危險了。唐德宗是個喜歡寫詩并愛和人論詩的皇帝,他看了韓翃寫的這首《寒食》詩,感到韓翃把皇城節日風光寫得很美,很高興,卻沒有看出它的諷刺意味,特地親自批條子,賜給他官位。
上一篇:《富春(天下有水亦有山)》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寒食夜》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