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作者: 吳惠娟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原文作者】:李商隱
【鑒賞】:
這首詩是李商隱在四川寫給家中妻子的。一個秋雨之夜,詩人獨坐燈前,聽著淅淅瀝瀝不斷的雨聲,想起了遠在北方的妻子。于是揮筆寫下了此詩。
詩中的第一、二句是說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嗎?現在還無法確定什么時候。今天夜晚,在我這兒正下著秋雨呢!雨水漲滿了池塘。詩人首先回答了妻子在信中的詢問,接著就介紹了此時此刻巴山的眼前景況。“君”,對人的尊稱,是你的意思。“巴山”就是四川東部的山,這里是指詩人當時的住地。詩人遠離親人,獨自在外,心情是十分孤獨寂寞的,但他沒有直接抒寫自己的心情,而是寫了阻隔兩地的巴山,秋夜的連綿陰雨,在景物中寄托了離開親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思。
第三、四句是說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共坐西窗之前,一邊剪著燭花,一邊暢談今晚巴山夜雨時的情和景呢?“何當”,何時能夠。“剪西窗燭”即西窗剪燭。蠟燭點久了,燭心就會結成穗形的燭花,須用燭剪把它剪掉,否則昏暗不明。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的懂憬、渴望和追求。詩人在今夜的寂寞中向往今后的快慰。
這首詩不僅寫得含蓄深沉,感情真摯。而且很巧妙地運用了語言的重復,“巴山夜雨”在詩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時,是表現詩人當時的實際感受,第二次出現時,則把“巴山夜雨”的感受作為來日回味的內容而融入此刻的向往之中,增加了感情的深度。
上一篇:《夜上受降城聞笛》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夜雪(己訝衾枕冷)》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