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作者: 江楓
【原文】: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原文作者】:溫庭筠
【鑒賞】:
在這首詩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兩句很有名。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和梅堯臣討論什么樣的詩是好詩時,梅說:“能描寫出別人描寫不出的景來,而且讓你讀了以后感到韻味無窮的詩。”歐陽修請他舉例說明,他就舉出溫庭筠的這兩句詩。
這首詩題為“商山早行”,商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南。大概是溫庭筠離開長安(今西安市)到襄陽去時,路過商山寫下這首詩。
詩人從起早趕路寫起:清晨,荒村旅店就響起車馬的鈴鐸聲,出門人真辛苦啊,這么早就起來了,一邊踏上旅途,心中還想念著故鄉。這時傳來幾聲雞叫聲,茅草店在朦朧曙色中輪廓漸漸變得清晰,天空的殘月還亮著,板橋上凝結著一層白霜,印著早行人的足跡。這時正是早春季節,看那春初落葉的槲樹,把枯敗的黃葉鋪滿了荒山的野路,枳樹早春開花,看它那淡白的花照亮了驛站的泥墻。詩人在這料峭春寒的早晨離開故鄉遠去,心里是不好受的,這時腦中仿佛還殘存著昨夜夢境中的印象:故鄉杜陵春天來了,池塘水暖,鳧雁在水中嬉戲,而自己卻離家日遠了!
現在再來說“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詩,說它好,就好在刻畫“早行”的環境氣氛和色調方面,極為成功。詩人以淡墨線條勾勒出一幅山村清晨的鮮明的圖畫,看去全然寫景,然而景中含情,隱約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時一種蕭瑟、寂寞、凄楚的心情。而且妙在沒有直接說出來,又讓讀者自己可以體會到。
這兩句詩還有一個特點,它的十個字全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詞排在一起——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把這十個字分開來,它們不過是一個個極平常的名詞,代表一個一個極平常的事物,但當詩人用一條藝術彩練把它們聯串起來,立即象變魔術似的,構成一個生動而鮮明的完整意境,顯出十分感人的藝術力量。從這里可以看到我們的漢字,更適宜寫詩的“特異功能”。
上一篇:《唐太宗》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回鄉偶書》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