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蜀僧濬彈琴
作者: 徐楓
【原文】: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原文作者】:李白
【鑒賞】:
李白在蜀地傾聽一個(gè)名叫濬的和尚彈琴,琴聲美妙極了。特地寫詩記下這次難忘的美的感受。
一、二兩句說:蜀地有個(gè)和尚,抱著綠綺琴,從西邊的峨眉山上下來了。“綠綺”,漢代司馬相如有“綠綺”琴,這里泛指名貴的琴。
三、四兩句說:承琴師盛情,為我彈奏了一曲,一揮手之間,那奔騰的琴聲竟象大自然的萬壑松聲一樣,激蕩澎湃,震撼心弦。
五、六兩句說:那奔騰的旋律啊,淙淙從我胸中流過,就象清澈的流水洗滌著我的心靈。琴聲停止了,那裊裊余音仍然繚繞不絕,和寺院傳來的晚鐘融合在一起了。“霜鐘”,點(diǎn)明季節(jié)是在秋天。“客心洗流水”句,包含了一個(gè)“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古時(shí)候,有個(gè)叫伯牙的人很會彈琴,而鐘子期則很會聽琴,他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辨出“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兩人是難得的知音。這句詩很自然地用了這一典故,表示自己和蜀僧也有知音之感。
七、八兩句說:我從沉醉中抬起頭來,呵,青山已在暮色中,滿天是重重疊疊的灰暗的秋云。
這最后兩句好像只寫黃昏來臨的景色氛圍,其實(shí)卻寫出了詩人聽琴入迷的狀態(tài),一直到琴聲嘎然而止,晚禱的鐘聲響起,暮色掩去了青翠山色,秋云濃密地布滿了天空,他才驀然驚覺,天已黑了!時(shí)間過得真快啊!這“不覺”二字,寫詩人聽琴的癡迷狀態(tài),極為傳神,而這使人幾乎忘卻了時(shí)間的流逝、忘卻了周圍景色變化的琴聲,也定然是極美妙的了!這樣,詩人不用一個(gè)字來贊美琴曲,卻寫出了音樂和心靈共鳴的極致,這就比用一大堆形容詞更具說服力了。
上一篇:《聽曉角》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聽鄰家吹笙》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