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貴興寄,但不是什么樣的詩都能講出高尚情操、深刻內涵的,如果首首詩都非要去挖掘附會詩外之旨,還會有詩意詩味嗎?
有人說,這是一首贊美春雨無私奉獻的詩,還拈出“潛”字,“潤”字,說是贊美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又因為詩中有一個“好”字,又聯想到好人好事。有這樣解詩的嗎?
這就是一首因春夜小雨而引起喜悅之情的小詩。
春天,萬物萌生,需要水的滋潤。春雨果然下起來了,就像知道時節一樣,所以杜甫稱之為“好雨”(及時雨)。
成都多夜雨,一到天亮,雨就停了。杜甫在草堂所寫的《水檻遣心》中就寫道:“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春天的雨不大,細細密密,悄然無聲。但是,你能感覺到它來了,感覺到它在靜悄悄地滋潤著含苞的花、茸茸的草,滋潤著池邊吐綠的柳絲,滋潤著田間青青的麥苗。
推開窗戶,四周一片漆黑,蜿蜒的小徑,也隱沒在濃濃的夜色之中,只有浣花溪上的小船,還亮著一星兩星漁火。這是一個多么美的雨夜啊!
望著瀟瀟春雨,詩人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明天早上,雨停了,朝陽升起的時候,滿城的鮮花,帶著雨露,一定會更加嬌艷,一定會更加美麗。詩人在這里用了一個“重”字,非常形象,與李白的“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有異曲同工之妙。
杜甫寫雨的詩很多,大多與農事有關,寶應元年(762)在成都,他還寫過一首《大雨》,雖然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可以和此詩參看:
西蜀冬不雪,春農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執熱乃沸鼎,纖稀成組袍。風雷颯萬里,霈澤施蓬蒿。
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流惡邑里清,矧茲遠江皋。荒庭步鸛鶴,隱幾望波濤。
沉疴聚藥餌,頓忘所進勞。則知潤物功,可以貸不毛。
陰色靜隴畝,勸耕自官曹。四鄰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久旱不雨,春耕春種都沒有辦法進行,“春農尚嗷嗷”,最憂心的是農人。所以當大雨傾盆而下的時候,詩人高興地寫道:“敢辭茅葦漏,已喜黍豆高。”看到“四鄰耒耜出”,莊稼有救了,自己的茅屋雖然又漏雨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詩中也提到雨的“潤物功”,比之“春夜喜雨”的時候,詩人要興奮很多。
上一篇:名篇賞析·過華清宮絕句/杜牧
下一篇:名篇賞析·江雪/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