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鑒賞
〔地形〕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鑒賞】這是孫子論述的將帥愛護士卒、士卒必會回報將帥的名言。顧福棠注:“視卒如嬰兒,以人之愛子待卒也。故可與之赴深溪,深溪雖險猶非必死之地也。視卒如愛子,以己之愛子待卒也,故可與之俱死。俱死者,言三軍一心,同赴必死之地也。既同赴必死之地,戰必勝,攻必取矣。”這里孫子論述將對兵的態度有兩層意思:一是將視卒如一般的嬰兒那樣照顧,則將與卒可一起“赴深溪”,亦即赴湯蹈火;二是將視卒如自己的愛子那樣關懷,則將與卒可一起“俱死”,亦即生死與共。其煥發出的戰斗力后者要比前者更加巨大。
西晉時期,大將王濬任巴郡太守。因為巴郡靠近吳國邊境,兵士要服很多苦役,故家中生男多不養育。王濬到任后,嚴格審查法令條文,放寬對百姓的徭役、稅收,凡生育男子者都可減免徭役、租稅,這樣保全活下來的有數千人。其后晉朝伐吳,先前王濬在巴郡保全生育下來的男子,全部參加了軍隊。其父母囑咐他們說:“王府君生育了你們,你們打仗一定要勉力奮戰,不要愛惜死啊!”(《晉書·王濬傳》)由于王濬關心百姓的疾苦,愛惜人民的生命,他的軍隊戰斗力極強,在受命進兵攻吳后,很快攻克武昌,并順長江而下,直取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孫子的名言:“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西晉大將王濬的經歷,完全證明了這個道理。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進不求名,退不避罪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