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鑒賞
〔軍爭〕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鑒賞】孫子認為,在用冷兵器作戰的古代,軍隊的“氣”在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張預注:“朝喻始,晝喻中,暮喻末,非以早晚為辭也。凡人之氣,初來新至則勇銳,陳久人倦則衰。故善用兵者,當其銳盛,則堅守以避之;待其惰歸,則出兵以擊之。此所謂善治己之氣,以奪人之氣者也?!眲⒁ⅲ骸胺驓庹?,三軍之所恃而戰者也。我之氣盛則可以勝敵,彼之氣衰則為我所勝。敵人初來,新氣必勝,我且避之,又當治我之氣而不使少衰,待敵氣之惰歸而擊之,則無往而不勝矣?!币陨献⑨?,都闡述了對敵人如何“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方法。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與竇建德農民起義軍在汜水東(今河南滎陽市境)相遇而戰。竇建德擺開陣勢,綿延數里,向李世民挑戰。李世民率領數騎登高觀望,對諸將說:“賊憑著地形之險而大肆叫囂,是軍無政令;逼城而列陣,有輕我之心。我們現在按兵不出,待敵氣衰,列陣久而士卒饑餓,必將自退。彼退而我出擊,必能大勝。”竇建德排列陣勢,自卯時至午時(約早晨6點至中午12點),士兵表現出饑餓又疲倦的樣子,都坐下來面朝右,同時又搶著飲水,場面一片混亂。李世民看到這種情景,乃下令說:“可以出擊了!”于是,李世民的軍隊個個生龍活虎向竇建德的陣地撲來。不一會,竇建德被活捉,其部隊如鳥獸散。
這場唐初李世民與竇建德兩軍的戰斗,李世民對竇建德“避其銳氣”,待竇士兵饑餓疲倦、秩序混亂之時,李世民軍“擊其惰歸”,終于生擒其將帥,殲滅其部隊,大獲全勝。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以治待亂,以靜待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