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仁、勇、嚴也》鑒賞
〔計〕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鑒賞】孫子認為,要知道戰爭雙方的勝負,必須分析研究雙方的“道”、“天”、“地”、“將”、“法”這“五事”,而“將”即將軍、將帥,必須具有五方面的品質。《計》篇指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哪一方的將帥,具有這五種品質,就能率領和指揮士兵,取得戰爭的勝利;反之,哪一方的將帥,缺乏這五種品質,就不能率領和指揮士兵,戰爭就必然失敗。
孫子指出的將帥必須具備的五種品質:“智”就是足智多謀,善于在復雜的情況下定出勝敵的妙計。用孫子的話說,就是要“通九變之利”(《九變》);“動而不迷,舉而不窮”(《地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虛實》)。“信”就是賞罰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在士兵中享有威信。“仁”就是仁愛部下,也即孫子說的“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地形》)。“勇”就是驍勇善戰,敢打敢拼。“嚴”就是號令嚴明,要求軍隊有嚴格的紀律。必須指出,孫子所說將帥應具備的五種品質,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關于將帥必須具備的品質,當時有不同的說法。司馬穰苴認為,將帥帶兵作戰,應當具有仁、義、智、勇、信這樣五種品質。他說:“仁見親,義見說(悅),智見恃,勇見方,信見信。”(《司馬法·仁本》)其意謂:將官仁愛,士兵就親近他;將官講道義,士兵就喜歡他;將官有智謀,士兵就依賴他;將官勇敢,士兵就向往他;將官講信用,士兵就相信他。倘若如此,將帥得到士兵的衷心擁護,就能形成巨大的戰斗力量。司馬穰苴說將帥必須具備“仁義智勇信”五種品質,孫子把其中的“義”換成“嚴”,并在次序上作了調整。可見孫子對將帥品質的獨具匠心,有其深刻的見解。戰國時齊將孫臏在其所著的《孫臏兵法》中也對將帥應具品質發表過很好的見解。在《將義》篇中,孫臏認為將帥應該具備義、仁、德、信、智五種品質。在《篡卒》篇中,他又對將帥品質提出“忠”和“敢”等要求:“安忠?忠王”;“安敢?去不善。”應該說,孫臏對將帥必須具備的品質考慮得更加全面和周到,而孫子說的“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則抓住了將帥應具品質的最基本的要點。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兵者,國之大事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勢者,因利而制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