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遠地自偏。》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心遠地自偏。
只要淡泊自處,雖身在鬧市,也會覺得心遠地偏,自然清靜。
晉陶潛 《飲酒》 詩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陶淵明集》三卷89頁)
《苕溪漁隱叢話》 前集卷三引宋范正敏 《遯齋閑覽》: “荊公在金陵,作詩多用淵明詩中事,至有四韻詩全使淵明詩者。又嘗言其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由詩人以來,無此句也。然則淵明趣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 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十六: “陶潛固 ‘隱逸詩人宗’,其行事與所作,皆出自性靈之自然也。‘心遠地自偏’一語,當使絕塵高蹈以求隱遁者見之汗下,陶詩之任真不矯,大率如此。”
上一篇:《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