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本段是儒家認定的治國平天下的先后要領。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國:舊指天子以下的諸侯國。家:舊指諸侯國以下的大夫的領域。本條大意:想治好國,先要治好家;想治好家,先要修正其身。意思是下層不鞏固,上層也治不好,所以必須自下而上地治理。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本段是儒家認定的治國平天下的先后要領。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國:舊指天子以下的諸侯國。家:舊指諸侯國以下的大夫的領域。本條大意:想治好國,先要治好家;想治好家,先要修正其身。意思是下層不鞏固,上層也治不好,所以必須自下而上地治理。
上一篇:《欲投鼠而忌器.》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