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扣不鳴者,黃鐘大呂;囂囂聒耳者,陶盆瓦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扣:擊打。囂(xiāo):吵鬧,喧嘩。聒(guō)耳:嘈雜刺耳。不敲擊就不發出聲響的,是像黃鐘大呂這樣的樂器;終日喧鬧嘈雜的,是像陶盆瓦釜這樣的器皿。比喻修養高的人從不炫耀張揚。元·許名奎《勸忍百箴》:“不扣不鳴者,黃鐘大呂;囂囂聒耳者,陶盆瓦釜。蘊藏待價者,千金不售;叫炫市巷者,一錢可賈?!?/p>
【例】“不扣不鳴者,黃鐘大呂;囂囂聒耳者,陶盆瓦釜?!币驗辄S鐘大呂是高層次的,所以不敲不響;即使響,奏出的也是美好的音樂。陶盆瓦釜是低檔次的,不管別人愛聽不愛聽,動輒磕磕碰碰,發出刺耳的聲音。(李姝妹《鐘呂與瓦釜》)【提示】“鳴”不要寫成“嗚”。
上一篇:《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不有百煉火,孰知寸金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