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春秋》:魯國史官所記錄的史料。因為太繁雜,孔子曾親自整理、刪訂。被認為是取舍最得當的書。筆則筆:該寫的就寫上。削則削:該刪的就刪去。子夏之徒:指孔子的高才弟子們。贊:增。本條是指文章太好,別人不能改動。
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于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春秋》:魯國史官所記錄的史料。因為太繁雜,孔子曾親自整理、刪訂。被認為是取舍最得當的書。筆則筆:該寫的就寫上。削則削:該刪的就刪去。子夏之徒:指孔子的高才弟子們。贊:增。本條是指文章太好,別人不能改動。
上一篇:《不能治身,惡能治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不茍訾,不茍笑.》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