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癡:癡迷,極度迷戀。對書籍癡迷的人,文字必定工整;對藝術癡迷的人,技巧必定精良。《聊齋志異·阿寶》:“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例】我國古代學者早就有癡迷而成才的論斷,諸如“不癡不成才”、“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等等。綜觀古今中外歷史,大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有著很深的癖好,以至于達到癡迷的程度。(梁鳳梧《興趣成就學業》)
又作〔情必近于癡而始真〕
【例】情必近于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清·張潮《幽夢影》)
上一篇:《書不必起仲尼之門,藥不必出扁鵲之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事不可易成,名不可易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