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上兵:指用兵之上策。伐謀:用智謀戰勝敵人。用兵中的上策是用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擊敗敵人的外交,再次是通過交戰征服敵人。《孫子·謀攻》:“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例】幸運的是,二千多年前的孫子已在《孫子兵法》中為現代企業進行市場競爭平臺的創新開拓了思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這就告訴現代企業,競爭取勝的方法并非只有“硬拼硬殺”。(許曉明《企業市場競爭的“勢”》)
簡作〔上兵伐謀,最次攻城〕
【例】兵法上說:“上兵伐謀,最次攻城。”“最次”的戰術,就是眼下的競相“殺價”。由于管理不科學,服務不到位,餐飲的“純利”已經越來越薄,有些飯店已經難以為繼,再輪番以“特價菜”相互殘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絕不是上策。(楊春林《“特”出了什么?》)
上一篇:《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