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不知,實以為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一件事物不知曉,都覺得是恥辱。指知識越淵博,對自己要求越是高標準。漢·崔瑗《張平子墓碑文》:“一物不知,實以為恥。”
【例】走出張衡博物館,我懷著對一代科學巨匠、世界文化名人的景仰,在墓前久久地佇立著。我們古老的民族正是有了“一物不知,實以為恥”的張衡精神,才培育了無數的中華英才,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和科技成就。(張聞捷《我心目中的張衡》)
又作〔一事不知,以為深恥〕
【例】“一事不知,以為深恥。”所學之范圍愈廣,所肆之程度愈薄,求與日月合其明,其結果乃不能與爝火爭光。(傅斯年《中國學術思想界之基本誤謬》)
上一篇:《一枝一葉總關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一笑聊開口,千憂不上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