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語出宋·柳永《望海潮》。詞曰;“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柳永首創此調,當時極負盛名。據《錢塘遺事》記載,此詞原為孫何出任錢塘而作。用渲染手法,概括地描繪了杭州一帶秀麗的景色,也反映了繁華富庶的景象。三秋:指陰歷九月。桂子:桂花。這兩句詞的意思是:這里有九月盛開的桂花,香氣遠播,更有十里荷花,嬌艷異常。羅大經《鶴林玉露》說:“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后人常引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兩句來描繪江南風光之秀美動人。
例如
①江南,這塊風景秀麗、土地豐腴的地方,古人就用過生色生輝的字眼形容過它,稱頌過它,“暮春三月,鶯飛草長,雜花生樹”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呵……童玫坐在車上,重見車窗外的它的原野、河流、池塘、村舍、綠樹時,心兒怦怦跳,不,是在亢奮地顫動,是如癡如醉。(摘自沈仁康《在小橋邊》)
②白沙堤上靜極了,看不見人影,也聽不見聲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夜吐著不倦的芬芳。(摘自何志云《從“舞會王子”到……》)
③今夜,我在幻感的你的詞境里,見你行吟江畔,獨對“楊柳岸曉風殘月”而淚雨霖鈴,懷幽人杳離。不知將潛思苦戀的衷曲訴諸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還是北陵的潔石芳草,驚鴻流照?只聽秋風詠嘆:“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摘自章雨《千種風情 待與何人說——柳永》)
④會稽山上雖然見不到“十里荷花”,但“一水護田將綠繞”的山村中,哪一家不是“滿架薔薇一院香”呢?(摘自周艾文《會稽幽蘭》)
⑤面積如此之大的荷花蕩,確是微山湖一大奇觀,是號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無法相比的。(摘自殷允嶺等《微山湖靜悄悄的美麗》)
上一篇:姚燧《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翻譯與賞析
下一篇:羅貫中《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翻譯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