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魏源《默觚(gǔ)下·治篇十四》:“十履而一跣,則跣者恥;十跣而一履,則履者恥,此俗之以眾成者乎!”
本段是說眾多人的愛好一致,能夠形成一種風習,使別人響從。履:鞋,這里指穿鞋。跣:xiǎn,赤腳。本條大意:十個人穿鞋,一個人赤腳,赤腳的以為恥;十個人赤腳,一個人穿鞋,穿鞋的以為恥。意思是感到自己是少數,不隨俗。
清·魏源《默觚(gǔ)下·治篇十四》:“十履而一跣,則跣者恥;十跣而一履,則履者恥,此俗之以眾成者乎!”
本段是說眾多人的愛好一致,能夠形成一種風習,使別人響從。履:鞋,這里指穿鞋。跣:xiǎn,赤腳。本條大意:十個人穿鞋,一個人赤腳,赤腳的以為恥;十個人赤腳,一個人穿鞋,穿鞋的以為恥。意思是感到自己是少數,不隨俗。
上一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