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班固《漢書·項籍傳》記載:秦朝末年,陳涉起兵造反。會稽代理太守殷通一向認為項梁有才,就和他在一起商量應該怎么辦。項梁說:“方今江西(指長江以西,今皖北一帶)皆反秦,此亦天下亡秦時也。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
本段大意是項梁勸殷通早日造反,免得被動。發:發難,指起兵造反。本條大意是:先起兵占有主動地位,后起兵則處于被動地位。后泛指先動手掌握主動,否則即被動。
成語:先發制人。
漢·班固《漢書·項籍傳》記載:秦朝末年,陳涉起兵造反。會稽代理太守殷通一向認為項梁有才,就和他在一起商量應該怎么辦。項梁說:“方今江西(指長江以西,今皖北一帶)皆反秦,此亦天下亡秦時也。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
本段大意是項梁勸殷通早日造反,免得被動。發:發難,指起兵造反。本條大意是:先起兵占有主動地位,后起兵則處于被動地位。后泛指先動手掌握主動,否則即被動。
成語:先發制人。
上一篇:《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