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劉向《新序·雜事第五》記載:寧戚想在齊桓公處為官,因為窮,難以自薦。于是扮作商人用車裝貨到齊國去,夜里宿在城郭門外。有一次,齊桓公出郭門迎客,夜里打開郭門,驅走所有的裝貨的車子。燈籠火把,如同白日。當時,寧戚在喂牛,他望著齊桓公敲著牛角而歌。齊桓公從歌中感到他不是個尋常人,就把他請了去,給他換上衣服,和他談了幾次話。齊桓公準備重用他。他的群臣說:我們不了解這個人,不如派人先去了解他的底細。如果真的有才,再重用也不為晚。齊桓公說:“不然。問之恐其有小惡。以其小惡,忘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本段大意:齊桓公能任用有材之士,取其大才,不擇小惡。本條大意:因為人的小缺點而忽略了他的大優(yōu)點,因而不肯重用,這是為君王的遺失大材的原因。
同義語:不以一眚掩大德。參看該條。
上一篇:《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