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德,民有所勸》原文與賞析
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以德報怨,則寬身①之仁②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禮記·表記》)
注釋
①寬身,指用恩惠回報別人的怨恨以求得自身安寧。②仁,應作“人”。
譯文
孔子說:用恩惠來報答別人給自己的恩惠,民眾就受到勉勵而多做善事;用怨恨來回報別人對自己怨恨,民眾就會因為有所報應而少做壞事。用恩惠來回報別人給自己的怨恨,那是求得安身的人不得已而為之;用怨恨來報答別人對自己恩惠,那是應當受到懲罰的人。
感悟
“以怨報怨”不能等同于“以惡制惡”,因為儒家的“怨”致力于對可能的惡行有所警醒和規正,所以實際上是一種理智和仁義之舉。認為儒家過分渲染仁義道德而疏于防范和制裁的觀點有失公允。儒家的“以怨報怨”比道家的“以德報怨”在現實中也更切實可行。
上一篇:《以孝為先》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以德報怨》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