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原文與賞析
蕩蕩①上帝②,下民之辟③。疾威④上帝,其命多辟⑤。天生烝⑥民,其命匪⑦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蕩》)
注釋
①蕩蕩:本用來形容流水奔流,此指恣意妄為、不守法制的樣子。②上帝:此實指周王。③辟:君主。④疾威:暴虐,淫威。⑤辟:通“僻”,邪僻。⑥烝(zhēng):眾多。⑦匪:通“非”。
譯文
恣意妄為那帝王,竟是百姓之君上。帝王暴虐又施威,政令總是太乖張。上天化育眾百姓,無奈天命也虛妄。王朝無不有初善,善不能終國敗亡。
感悟
古代帝王總是自詡為天子而君臨天下,但實際上大多數帝王毫無君子之德,他們或荒淫愚蠢,或暴虐乖張。正因如此,中國歷代王朝總是在有善始、無善終以及興衰成敗的交替之中不斷前行,而這樣的結果又必然導致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和歷史發展的躑躅不前。這是現代人們應該努力汲取的歷史教訓。
上一篇:《靠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驢與馬(《生經·佛說譬喻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