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刻意,只要有心
羅伯特與喬治是很好的朋友,羅伯特是小鎮(zhèn)的神父,而喬治是小鎮(zhèn)教堂的一位義工。
一天晚上,神父請喬治到教堂,一起商量即將舉行的圣公會的籌備方案。那天晚上兩人很晚才分手回家。當羅伯特剛跨入家門時,喬治就打來電話說,他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妻子已經死在了廚房的地板上,要他馬上過去。
羅伯特趕到喬治家后,喬治拉住他激動地說:“我們晚上還在一起共進晚餐,當時她精神很好,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異樣,可是,為什么說死就死了呢?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事呢?為什么呀?”說著喬治就放聲大哭了起來。
作為一名神父,羅伯特只能替死者祈禱。面對喬治的悲痛,他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整個晚上他幾乎都處于這種手足無措的狀態(tài)之中,他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喬治,只能默默地為他禱告。
就這樣,他和喬治在起居室里靜靜地坐了幾個小時,雙方沒有任何的語言交流。
羅伯特回到自己的家時天已經亮了。他非常沮喪,一直自責:身為一名神父,面對別人失去親人之痛,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一年以后,羅伯特被派到另一所教堂去當神父。他離開的消息傳出去后,許多教民都來為他送行。在送行的人群中,他見到了好友喬治。兩人相擁在一起。喬治哽咽地說:“羅伯特,沒有你,那晚我肯定挺不過來。”
毋庸多問,羅伯特當然知道喬治指的是什么。但他覺得自己什么忙也沒幫,甚至安慰的話也說不出來。因為他覺得安慰是那么蒼白無力,既不能讓死者復生,又不能讓生者感到慰藉。然而盡管如此,他的默默支持就是對朋友的最大幫助。
智慧總結
“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在這里并非指俗話所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思想,而是一種舍己為人的精神。真正的給予,絕不是施小恩小惠以圖回報,而是一種完全發(fā)自真心的自覺行為。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多貢獻,少索取,對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強求,應該聽其自然,強求反而會適得其反。
上一篇:散千金,百姓齊歸附
下一篇:時時留心,不貪名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