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寇兵而濟盜糧者也。》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借寇兵而濟盜糧者也。》出自:《十八史略》名言名句
《借寇兵而濟盜糧者也。》譯文如下:
(秦 始皇)
將武器借給敵人,資助盜匪糧食等都是愚蠢的行為,適足以害己而利彼。(引自李斯《過秦論》)
李斯原為楚上蔡人,入秦為客卿。由于韓人鄭國至秦,陰謀勸使秦王修筑灌溉渠道,以阻止秦軍東伐(因為修筑渠道極費人力,果真修筑渠道,則秦必無力東伐)。事機敗露,為秦人察覺,于是秦宗室大臣均向秦王進言。認為其他國家的人投效秦國,都是希望藉此機會幫助自己的君主,打擊秦國、破壞秦國,故必須將所有客卿一一驅逐,李斯亦在驅逐之列。李斯得知后遂上書指斥此種作法之不當,“藉寇兵而濟盜糧”一語是李斯在這篇奏文中所引用的著名文句,目的在斥責逐客卿之意的愚蠢。因為如果秦國驅逐這些客卿,那么不但這些客卿會轉而幫助其他諸侯,打擊秦國,而且天下賢士將次裹足不敢入秦,那么,秦國不就等于是自毀前程嗎?
由于李斯這篇奏文,不但使秦王廢除逐客之令,而且使李斯本人更受重用。二十余年后成為一統天下帝國的丞相。
(參考) 今乃秦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濟盜糧者也。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難,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上一篇:《奇貨可居。》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