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西瓜名言大全
佳句寶典
西瓜是防暑降溫的最佳果品,西瓜的含水量高達94%,在所有水果中天然營養汁含量居首位,因此,被稱為 “夏季瓜果之王”。
西瓜種植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以前,古代的埃及人就已開始栽培西瓜,西瓜的故鄉就在那一片高溫的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后來從地中海沿岸各國傳入北歐,進入中東、印度等地。
我國種植西瓜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約在公元四五世紀時從西域傳入,所以稱為西瓜。
西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葉子羽狀分裂,花淡黃色; 果實是大型的漿果,球形或橢圓形,果肉水分很多,味甜,是夏季很好的果品。
西瓜不僅是人們盛夏消暑佳品,也是文人雅士吟詠的對象,宋代著名詩人范成大有詩云: “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而元代詩人方夔(kuí) 則有“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 的佳句。
西瓜是解暑的良藥,夏令常吃,能預防中暑及輔助治療其他溫熱病。
西瓜皮又叫 “西瓜翠衣”,中藥店都有出售,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暑、利尿的功效,可治療口舌內生瘡,小兒夏季熱等病。西瓜仁與甜酒煎服,可治療跌傷、扭傷、打傷等癥,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片斷精選
西瓜屬西瓜屬,葫蘆科,原產地一般都認為在非洲。在北非撒哈拉沙漠與南非卡拉哈里半沙漠,及非洲赤道附近至今仍有野生西瓜。據近代著名學者茹考夫斯基實地調查研究,北非蘇丹境內還長著大片大片野生西瓜,他認為這里是西瓜的起源地,現多依其說。《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則據此說而將西瓜起源地繪制于西非。古代當地土著人民采為現成食物,至其熟時破瓜而嘗,有苦有甜,棄苦食甜,而留其瓜種,經栽培、繁殖,不斷探求、改進種植技術,從而成為栽培型西瓜。世界上最早栽培種植西瓜的就是北非的古埃及人,在距今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墓葬壁畫(浮雕)繪有西瓜莖蔓和果實的圖案,后來又在古墓中發現西瓜子,因此斷知埃及種植西瓜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
西瓜的藥用價值很大。藥王李時珍謂其有“消煩解渴,解暑熱,療喉痹,寬中下氣,治血痢,解酒毒” 等功能,俗話說:“熱天兩塊瓜,草藥不用抓”。可見其功能之大。西瓜全身是藥,西瓜皮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西瓜籽具有清肺潤腸、和中止渴的作用; 西瓜瓤不但是防暑降溫的最佳果品,而且其中所含的蛋白酶等物質,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抗壞血癥等功效,可防治腎炎、水腫、食道癌等癥; 西瓜汁具有增強皮肉彈性、減少皺紋、增添光彩等功效,常用鮮西瓜汁涂擦面部,可以護膚美容。中醫常用西瓜治療某些熱性病,因此有“天然白虎湯” 之稱。
西瓜在北宋時種植已很普遍。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上,就繪有在汴水岸邊的幾張桌子上,擺著切開的西瓜的畫面。南宋詩人范成大曾在他的《西瓜園》 詩中云: “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文信國在他的《西瓜吟》 中也寫道:“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開封一帶氣候溫和,夏季雨水均勻,沙壤土質較多,適宜西瓜的生長,加之開封人民長期以來積累豐富的種植西瓜的經驗,把西瓜作為鄉土珍品精心種植,不斷改進,使開封西瓜逐漸成為中州著名的特產。
臨川,歷史悠久,建府于東漢永元8年,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王安石、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的故里。這里不僅人杰地靈,素有“才子之鄉” 的美稱,而且物華天寶,自古就有“西瓜之鄉” 的贊譽。遠在宋代,臨川西瓜就聞名遐邇,宋詩稱贊其為“冷比霜雪甜比蜜 一片加口沉疴痊”。
新疆是我國西瓜的故鄉。新疆西瓜個兒大,多沙瓤,汁多味甜。西瓜不僅消暑止渴,還可入藥。西瓜皮、西瓜霜可療喉痹、治口瘡、解酒毒等; 西瓜瓤富含多種維生素,可消煩止渴; 西瓜籽是一種很好的茶食; 西瓜皮去翠衣后,可制作西瓜醬,清澈晶瑩,香甜如蜜。
西瓜的水分極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果膠、纖維質等。一般人吃西瓜,多半食用松沙多水、色澤艷麗的果肉,不過,西瓜從外皮到西瓜籽可都具有食療效果,尤其西瓜皮白色部分的瓤,有一個雅麗的名字叫 “翠衣”,具有比西瓜肉更佳的利尿作用,雖然糖分較少、味道較淡、纖維較粗硬,但能夠用于調節腎炎、黃疸性水腫、糖尿病等,可是卻經常被丟棄不吃,實在可惜。
走進西瓜園,我一看驚呆了,好大一片啊。就是這一片碧綠綠的地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無以計數的西瓜。它們的顏色不盡相同,有翠綠的花皮瓜,瓜上的條紋清晰,勻稱; 有金黃的無子瓜,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 (yì) 生輝。它們形態各異,有滾圓滾圓的,有橢圓形的,還有酷似大頭冬瓜的。它們一聲不吭的躺在地里像綠色的翡翠,像金色的娃娃,自由地吮吸著地下的養料,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在藍天白云下,個個顯得是那么精神飽滿,恬靜安詳。
上一篇:《瓜果蔬菜·絲瓜》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瓜果蔬菜·南瓜》狀物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