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張口結舌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公孫龍。他早年曾游學魏國,魏國公子魏牟非常崇拜公孫龍的學識。公孫龍后改學莊子學說,才知學海無涯。一天,公孫龍又遇見了魏牟,便說道:“我自幼聰慧,學識淵博,能夠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夠使眾多善辯之人理屈詞窮。如今我聽了莊子的言談,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論辯比不上他呢,還是我的學識不如他呢?” 魏牟靠著桌案深深地嘆了口氣,給他講了“井底之蛙”的故事,然后說道:“你的才智還不能通曉是與非,就想去領會莊子的言論,這就如同讓蚊子背大山,驅使馬蚿蟲到河水里去奔跑,必定是不能勝任的。況且你的智慧還不足以理解和論述高妙的言論,而滿足于口舌相爭的一時勝利,這不是和井底之蛙一樣嗎?況且莊子的理論氣勢恢宏,幽深玄妙。你用膚淺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想去體會深奧無窮的學問,那就如同用竹管來觀察天,用錐子來探測地,又怎能了解天地的寬闊?”公孫龍聽了魏牟的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然后倉皇逃跑了。
釋義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于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上一篇:開源節流典故故事|開源節流釋義
下一篇:強弩之末典故故事|強弩之末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