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八斗之才
【溯源】
唐·李延壽《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釋義】
比喻人極有才華。
【故事】
南朝宋時有個叫謝靈運的詩人,他聰明好學,滿腹經綸,是我國山水詩派的創始者。因為他襲了康樂公的封號,世人都叫他“謝康樂”。其實他并非事事稱心,所謂的康樂公只是個虛名而已。不久,他就遭到權臣的排擠,被派到永嘉(今浙江溫州一帶)去當太守。
離開繁華的京城后,謝靈運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因此常常扔下政務,徑自去游覽郡內的山水名勝,以此來發泄心中的怨恨。后來他干脆借口有病,辭官離開永嘉,移居到會稽(今浙江紹興),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了精美的房舍,經常與友人夜以繼日地飲酒作樂。有一次在千秋亭上飲酒時,謝靈運竟脫光了衣服,狂飲狂叫,地方官吏派人勸止,被大罵了一頓。
謝靈運終日流連在山水之間,寫下許多詩篇。他的詩描繪自然景物逼真細致,受到當時人們的歡迎,大家爭相傳抄,流傳很廣。宋文帝即位后,很欣賞謝靈運的才華,將他召回京城,讓他做秘書監。文帝經常稱贊謝靈運的詩作與書法是“二寶”。這樣一來,本來就自命不凡的謝靈運更加驕傲、不可一世了。謝靈運覺得東漢以后二百年來,除了曹子建之外,沒有什么人可以與自己相比,他曾經夸口說:“天下的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八斗之才),我得一斗,其余的人共分一斗。”
后來,謝靈運故態復發,不守朝廷法度,經常借口生病出城遠游,被免去了官職。回到會稽后,謝靈運與太守發生爭執,太守上書皇帝告他謀反。文帝知道他不會真的謀反,就把他派往臨川(今江西撫州)去擔任內史。誰知他仍然不改舊習。官府派人拘捕他,他竟然命令家將抵抗,結果以叛逆罪被處死,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智慧語林】
很佩服謝靈運的才華,很欣賞謝靈運的豪放不羈,也很感慨謝靈運的結局。恃才傲物,是天才們的共性?不盡然。愛因斯坦厲害吧?他謙虛地說:天才只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牛頓厲害吧?他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才就必須傲物?有才就必須特立獨行?有才就必須折騰?我看,未必!
上一篇:倒屣相迎典故故事|倒屣相迎釋義
下一篇: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典故故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