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不脛而走
【溯源】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釋義】
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不待宣傳、推行,就迅速地傳播開去。也比喻很快流行。
【故事】
盛孝章,名憲,會稽人,東漢末期的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后因病辭官在家隱居。孫策平定東吳后,對當時的名士深為忌恨,盛孝章曾因此外出避禍。孫策死后,孫權繼續對其進行迫害??兹谂c盛孝章是至交好友,知道他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一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求助。在給曹操的信中,孔融敘述了盛孝章的艱難處境,并引用歷史上重用賢才的故事來打動曹操,辭意懇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信中寫道: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五十,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名士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他受到東吳孫氏的迫害,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盛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春秋公羊傳》里說:“諸侯之間有相互并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盛孝章確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若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的命運,那么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無怪朱穆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揚光大了。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但總的說來,孝章是一個為天下人所欣賞和贊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馳,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里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皇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鍵在于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筑了黃金臺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了厚待,終究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被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曹操接到信后,馬上就請盛孝章擔任都尉,但可惜任命的文書還沒送到,盛孝章就已被孫權所害。
【智慧語林】
“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像燕昭王、曹操這樣求賢若渴的明君,一旦遇到賢才,就能成就大業。關鍵因素是給賢才高士提供一個能夠施展拳腳的舞臺。千里馬沒有足夠的疆域,也不會縱橫千里,只會老死槽間;渾金璞玉沒有高明工匠的賞識和打造,也不會光彩奪目,只會黯淡無光。當然賢德之人即使送貨上門,要是遇不上明主,也是明珠暗投。可見,能人和賢君琴瑟和鳴,才能共奏一曲建功立業的恢宏樂章。
上一篇:不翼而飛典故故事|不翼而飛釋義
下一篇:不識大體典故故事|不識大體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