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防人貳心》注釋,意譯與解說
何仙姑①獨居洞中,曹國舅訪焉。有頃,洞賓至,仙姑恐其疑猜,因用幻術化國舅為丹,吞入腹中。未幾,群仙皆至,仙姑自避嫌疑,請洞賓化姑為丹,吞至腹中。群仙問:“洞賓何為處于此?”洞賓支吾以對。群仙笑曰:“豈但洞賓肚里有仙姑,誰知仙姑肚里更有人?!?p>——《廣笑府》
【注釋】
①何仙姑:八仙之一。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明之神魔小說(上)》說:“《四游記》,其書凡四種,一曰《上洞八仙傳》,亦名《八仙出處東游記傳》。傳言鐵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鐘離權,權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曹友,張果、藍采和、何仙姑則別成道,是為八仙?!?/p>
【解說】
何仙姑化了曹國舅,又被呂洞賓所化,呂洞賓身中已有三心,又豈止二心?看來,防人貳心,自己先有“二心”,即使是神仙也不能免俗。人際交往本有避嫌之舉,然而真正的避嫌不是做些小動作左遮右掩,而在于心中的坦然。何仙姑單處曹國舅,又單處呂洞賓,如無私念,又何必如此做作。同樣,她既然如此做作,必然心有私念。有私念就有漏洞,呂洞賓也就只能“支吾以對”了。諺曰:心正不怕鬼敲門。由于主客觀原因,人都有被誤解的可能,能夠做到不被誤解當然最好,如果不能避免,只要心中是坦蕩的,即使會被誤解一時,總有機會會真相大白的。不過,我們也應該反過來看,如果不任著主觀想象,而是根據事實來看問題;不是聽別人搬弄是非,而是靠自己的體驗來決定是非,即使一時看不清,也不必把別人往最壞處想,那么又怎么會出現那么多的誤解呢?又怎么會要人時時戒備防人貳心呢?以上所述,盡管有些書生之見,但是,一個襟懷坦白的人際關系,誰不愿它出現呢?
【相關名言】
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后仍會了解的?!道?
上一篇:《侯白·鈍槌利錐》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司馬光·飯車擅高》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