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晉平公作琴》注釋,意譯與解說
晉平公①作琴,大弦與小弦同,使師曠②調之,終日而不能成聲。公怪之,師曠曰:“夫琴,大弦為君,小弦為臣,大小異能,合而成聲,無相奪倫,陰陽乃和。今君同之,失其統矣,夫豈瞽師③所能調哉?”
——《郁離子·省敵》
【注釋】
①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②師曠:晉國樂師,目盲,善彈琴辨音。③瞽(gu)師:古以瞽者(瞎子)為樂官,瞽師即樂師。
【意譯】
晉平公制作了一張琴,大弦與小弦相同,他讓樂師師曠來調音,一整天都不能彈奏出和諧的樂音,晉平公責怪師曠,師曠對他說:“琴的大弦好比國君,小弦好比臣子,大弦小弦功能不同,配合起來才能有和諧的聲音。兩者不能互相替代,這樣陰陽才得以調和。現在您把大小弦弄成一個樣,這就失去了規范,如此,豈是樂師所能調好的么?”
【解說】
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在社會都以某種秩序構成一體。秩序是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內在規律,正是由于有秩序,矛盾的事物才能保持其整體性,秩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和諧。無序——有序——無序,或許是事物發展運動的一種狀態,而尋找“序”是人類的使命之一。和諧不是“鐵板”一塊,是矛盾的統一體,大與小,君和臣,陰和陽是互相對立又互相依賴的兩個方面,它們各有特性,各有不同的作用,彼此間是不能混淆和代替的,一旦混淆或錯位,就處于無序狀。(以大弦為君小弦為臣顯然是封建綱常觀,這是我們應當注意到的,事實上,君臣的秩序總有被打亂的時候。)晉平公作琴不分大弦和小弦,就是師曠所說的“失其統矣”。
【相關名言】
任小能于大事者,猶貍搏虎而刀伐木也;屈長才于短用者,猶驥捕鼠而斧剪毛也。
——白居易
上一篇:《宋濂·晉人好利》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晏嬰·景公占夢》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