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秦伯嫁女》注釋,意譯與解說
昔秦伯①嫁其女于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②七十人。至?xí)x,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秦伯:秦國國君,秦在周代為伯爵諸侯國。②媵:陪嫁的妾。
【意譯】
從前秦伯把女兒嫁給晉國公子,叫晉國為他女兒準(zhǔn)備好裝飾,跟著陪嫁的衣著華麗的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的妾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叫做善于嫁妾,不能說善于嫁女兒。
【解說】
從辯證的認(rèn)識論看來,在每一個復(fù)雜的事物中,往往有多種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矛盾對事物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這就是主要矛盾,其它處于從屬地位的矛盾,則是次要矛盾。前者處于主導(dǎo)和支配的地位,規(guī)定和制約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fā)展,決定著事物的發(fā)展方向,后者也影響、反作用于主要矛盾,為主要矛盾的解決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因此,在分析矛盾和處理矛盾時,要分清矛盾雙方的主次,不能等量齊觀,更不能顛倒主次。在這則寓言中,秦伯嫁女才是矛盾的核心所在,而跟著陪嫁的小妾則是為了襯托秦公女兒而存在的。因此在這里,最關(guān)鍵的是要在如何使秦公女兒更加鮮艷奪目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秦伯嫁女的本意。然而恰恰相反,秦伯把注意力都放到了那七十位陪嫁的小妾身上,因而無怪乎晉國人喜歡小妾而看不起他的女兒了。從這里,人們應(yīng)該明白,看問題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而切不可主次顛倒,輕重不分。
【相關(guān)名言】
善治病者,必醫(y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
——歐陽修
上一篇:《呂不韋·祁黃羊①舉賢》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陳元靚·秦士好古》注釋,意譯與解說